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随身空间:农家娘子赚钱忙

第350章:解释

  沈丽珍的名声现在都比不过妹妹沈丽瑶。

  算计亲妹,给未来大嫂添乱,再加上母亲姚水莲逼死亲闺女的事,没人主动求娶。

  姚水莲就厚着脸皮黏糊上二弟妹韩氏。

  面对姚水莲的软磨硬泡,再有婆婆的吩咐,韩氏只能厚着脸皮回娘家,找娘家人帮忙。

  尽管在古代,各种信息传播的渠道不多,可哪家娶儿媳妇不得找人打听打听。

  邻村嫁娶,哪能没有几个三亲两好,能说得上话的存在。

  沈丽珍的亲事年前就没有定下来,拖到年后,她又长了一岁。

  后来,韩氏被磨怕了,就给沈丽珍出了个主意。

  董家现在可了不得,和官家是姻亲,间接和平川镇章家也就有了联系。

  董家又出了个当官的董三河,听闻董薇晗的父亲在兵营也做了伍长。

  只要和董家打好关系,借助这个人脉,找婆家就会减少一点难度。

  沈丽珍越想越觉得有理,然后就去说服母亲姚水莲。

  姚水莲心里那个怄啊,可为了闺女,她忍了。

  之后,就连照顾鲁静云,她都比先前多了一些殷勤。

  沈东平为此还对姚水莲态度好转了些,要不是沈东平去她屋里睡也不做什么,她都有种回到了曾经那段耳鬓厮磨的日子的错觉。

  还别说,利用这一招,真有男方愿意与沈丽珍相看。

  这不,刘家媳妇江氏今天就登门了。

  江氏是韩氏娘家那村的人,她既是这一次的媒人,也是男方的姑妈。

  初来沈家,江氏还是有些不确定的,今天亲眼见着董家姑娘与沈家人的相处态度,稍稍有些安心了。

  再者,这沈丽珍以后嫁进了江家,那就是江家的儿媳妇,沈丽珍当姑娘时的臭毛病,有母亲和弟妹在,早晚给她改过来。

  这门亲事于江家来讲,利大于弊,要得。

  江氏与沈家老太太等人说得很愉快。

  沈丽珍被说得难为情,羞红着脸出了奶奶的屋子。

  待回到西厢屋的耳房内,高兴得直跺脚。

  沈家,东厢屋

  董薇晗进了屋内,鲁静云放下了手里的针线活。

  “薇晗啊,来,坐我跟前来。”鲁静云将针线笸箩放到里边,挪出地方。

  董薇晗偏着身子坐到炕沿上,说道:“伯母,早该来看您,只是家中有事拖到了现在,出来的匆忙,还空着手过来的,失礼了。”

  董薇晗本想从空间拿出大棒骨给鲁静云炖汤喝,实在是太突兀,她就没拿。

  等会儿回去后,棒骨等东西再让陈刚送一趟也成,左右有马匹,不费脚力。

  鲁静云没那么挑剔,只要俩孩子好,她就欢喜,“农家户没那么多讲究,再说了,你前些日子不是送来了东西,哪还能登门一次就拎一次,你若是真要这样客套,那伯母就只能不准你登门了。”

  “我都听伯母的。”

  鲁静云抬手在董薇晗手上轻轻拍拍,“乖,对了,你赚钱也不容易,以后可不能在那么破费了。”

  董薇晗和鲁静云接触的这几次,都很舒心。

  沈牧良又对她那么好,那她对沈牧良的母亲好一些,也是应当的。

  董薇晗笑着,没有回应,她转头看向鲁静云的腿,话题一转,问:“伯母,您这腿伤养了数日,可有再请郎中复查过?”

  “郎中看过,嘱咐别早早下地走动,没事,你不用担心。”

  董薇晗点点头,“伯母可有吃着药?”

  “先前腿上有瘀,郎中说瘀不去则骨不生,喝了药,现在瘀肿已经消了,就没有继续吃。”

  董薇晗了解了情况,心中有了数,“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,这一百天可不由得熬了,要不,我让瑶儿姐姐回来陪陪您,给您解解闷。”

  鲁静云摆手,“我伤了腿的事都没让牧良告诉瑶儿,你也别说,省着她惦记,就让她在你的铺子挺好,也省着给她们机会往瑶儿身边凑。”

  “好,我不说。”

  忽然,院外有说话声传来,大体意思就是沈丽珍的亲事成了。

  董薇晗这心里挺别扭的,还有些瞧不上姚水莲和沈丽珍的行为。

  当初撕破脸的恶心她,结果说亲来利用董家,还真是应下那句人不脸天下无敌。

  鲁静云腿伤不能出屋,她却知道这件事。

  韩氏想到这法子就来找鲁静云说道过,鲁静云是同意的,不然韩氏也不会把胭脂水粉护手护足膏分给沈丽珍一些。

  “薇晗,丽珍的亲事利用了董家,这事我知道,说来,这还是你二婶韩氏的主意,她来问过我,我同意的。”

  “啊?”董薇晗一时没想通,未来婆婆明事知礼,这些年都能压着姚水莲,可见也是有手段的人,这本来就不和睦,干嘛要她们过来占便宜呢?

  鲁静云见董薇晗眼中疑惑,懵懵的模样,解释说:“对方的情况我了解过,他在镇上的私塾念书,家风也不错,不是胡搅蛮缠的人家,为了搏得董家的好感,他们也不敢肆意妄为。

  丽珍就是江家与董家有联系的一条线,他们绝不会允许丽珍胡闹,有他们管着丽珍,好过丽珍在家里成为一个怨念横生的老姑娘乱折腾的好。

  薇晗,你们董家改换门楣,这也只是一个开始,向上要走人脉,向下也不能忽略,说白了,这就是为了以后,你们董家男娃走科举的实在太少,等你三叔致仕之后呢?这庇护不就没了。”

  董薇晗听懂了鲁静云的意思,登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之感。

  她怎么把这一茬给忘记了,哎呀,小说电视剧真是白看了。

  一个家族不只是要有银钱赚过好日子,还得有文化底蕴。

 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中做官,但识字写字,哪怕考个秀才还能给娃娃做启蒙先生呢,再不济,考中童生也能给读信写信赚钱。

  而且,万里有一,家族里真要再出现个读书人,那就是好上加好了。

  “伯母,您的意思我懂了。”董薇晗琢磨着今晚上还得回趟山河村,得找三太爷爷四太爷爷商量商量。

  须臾,董薇晗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了,“瞧我,这话说着说着,差点把事给忘了。”

  你是天才,一秒记住::

  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